[教學] 更換Time Capsule硬碟
本文同步發表於mobile01上
會打這篇教學文主要是因為之前我在猶豫要不要買Time Capsule時,
找到的缺點資料都傾向於"過熱"所以"不要買"的一面倒局面,
看了看文章的發文日期是在2008年,
但是到了2010年仍然有網友在別人詢問要不要買TC時也會有留言說會過熱而建議不要購買。
主要是因為電源供應器的電容因為過熱而燒毀,
但是後來在網路上又搜尋到了蘋果召回更換的服務,
因此我大膽假設電源供應器的問題已經得到了解答,
理論上應該疫情會稍微減緩一些吧(<-只是推測)。
而想入手的考量包括對於Apple的無線備份技術實在是感到方便,
加上TC除了備份之外也可做為無線Airport,將周邊空間整合的觀念認同
所以牙一咬、眼一閉,打算衝一發了!
上蘋果官網看了一下,
TC 1TB的價錢大約NT 9900,
而TC 2TB價錢為 NT 16900,
兩者價差了NT 7000。
所以我興起了一個念頭,如果買一台1TB的硬碟自己來更換硬碟的話,
現在2TB硬碟價錢大約為3300~3800間(非企業級硬碟),
至於為何不選企業級硬碟文章之後會說明,
這樣子大概可以省下3000元的價差+DIY無價。打定主意之後就決定訂購1TB的TC了。
之前也有人分享過要如何更換TC的硬碟,iFixit上面也有教學文,
但是教學文除了語言是英文或簡體中文之外,其資訊是較早(2008)的版本,
其中差異最大的部分是在於硬碟的部分,每一個時期apple所用的硬碟都不一樣。
之前找到的資訊大概是Samsung、HITACHI這兩間公司的硬碟,
如果要自己更換硬碟的話原本打定的主意是買個HITACHI 2TB來換,
不過後來轉念一想搞不好現在Apple用的不是HITACHI的硬碟,
那就等到貨到拆開之後再根據內附的硬碟廠牌選擇2TB的硬碟吧!
而這篇文章除了想把教學的步驟以繁體中文完成之外,順便更新2010年TC用的硬碟資訊,
給想要跟我一樣享受DIY或是想省錢而更換TC硬碟的人做參考。
首先來幾張1TB硬碟的開箱
2010年製造 <-忘記拍沒有附圖XD
內容物大概有主機、電源線、光碟、三本小冊子
背面仍然是那一整片的橡膠軟墊,後來想想用一整片搞不好是要避免硬碟運轉時的低頻震動以及防滑吧!?
好,開箱就到這邊了…
接下來就是準備開始動手術。
首先,先把TC白色面朝下,放在不會刮傷的軟墊上,我是直接用一條抹布墊著就開始了接下來的步驟。
根據iFixit網站上面的介紹是用吹風機吹熱(但是不要吹太熱)就可以較簡單的把整片的橡膠拔下來,因為這個步驟兩隻手都在忙,所以就直接用口述不附圖了,簡而言之就是先把一個角翻開,然後從這個角開始用吹風機吹,因為橡膠具有一定的隔熱性,所以直接對背面吹要吹很久。慢慢的就可以把整片橡膠拔下來。
拔下來大概長這個樣子。可以看到背面有很多殘膠。 囧”
千萬不要把殘膠刮掉了,它是類似雙面膠的材質,
因為還有黏性所以到時候可以在黏回橡膠軟墊的(不過如果不想裝回橡膠墊的就要刮乾淨了)
然後,用#00的十字螺絲起子把綠色箭號的螺絲全部取下,
每一個螺絲都長得一樣所以不用對位置,只要收好就好了XD (這比MBP背後的螺絲簡單多了)
至於紅色的螺絲是直接鎖在硬碟上的,在這個步驟是轉不下來的,所以就不用管它了。
打開之後完全沒有任何卡榫,直接就可以把底蓋翻開,
這張圖片是底蓋側面的部分,不知道以前的版本有沒有孔洞,但是我知道現在的版本側面是有孔洞的喔!
翻開之後請小心不要把風扇的電源線扯斷了,風扇就黏在翻開的底座之上。
翻開之後可以明顯看到底座上的風扇、還有主角硬碟正橫躺在上方的位置,
就是這次要更換的主角,而左下方就是之前出問題的電源供應器。
台達出的,依然是MIC。功率為33.9W,跟電腦比起來超省電的阿XD。
硬碟上面有用雙面膠黏著一個溫度感測器,可以藉由感應硬碟溫度控制風扇的轉速,
這邊要小心的撕開,並且要記住黏貼的位置,等到更換新硬碟的時候要黏回相同的位置。
移除SATA以及電源線之後,硬碟就可以拿起來了。是的,硬碟完全沒有鎖起來,所以這邊不用拆螺絲。
這是上面圖中紅色箭號的螺絲,一樣用#00就可以拆下了。
總共有4個,螺絲一模一樣,集中收集就可以了不用分位置。
謎底揭曉,硬碟是WD 1TB EDAS硬碟,網站上面不是說是”伺服器等級的硬碟”嗎?
難道現在伺服器都用綠標的硬碟了?
大概是為了降低運作的溫度吧…
不過這也給了我一個靈感,表示節能省電的硬碟裝上去之後TC還是可以正常運轉沒問題的,
所以本來打定要買HITACHI硬碟來換的我馬上按照”原廠”的配備,
決定投向WD綠標的懷抱,畢竟小朋友先決模式如是說…
本來想要買一個同樣是EDAS的2TB硬碟,但是跑遍了光華商場EDAS說沒有就是沒有,
所以懷著忐忑的心情買了2T EARS的硬碟回來更換,
感謝老闆那時候說如果不合可以退貨,才讓我有信心買下了EARS下去試試看。orz|||
接下來就是逆向操作,把”溫度計”貼回去、SATA、電源線插入新硬碟,把硬碟放回TC,
鎖上4根螺絲,因為WD兩個硬碟厚度差不多,所以螺絲轉到跟原本一樣高度就可以了。
什麼?不知道原本高度多高?大概就是鎖到沒有看到螺紋裸露在硬碟外面就可以了。
蓋回蓋子之前我有先把電源插上測試一下風扇以及硬碟會不會過電,
然後就可以把底蓋蓋上,還原10個螺絲。TC的硬碟更換就完成了。
最後,就是看個人喜好的貼回橡膠墊,我個人是貼回去了,
因為都換了省電型硬碟,然後又是新的電源供應器,就還是選擇再相信一次了!
這次更換硬碟總共轉了14個螺絲,拆了一片橡膠墊。
難度其實沒有很難,不過完成之後接到電腦看到硬碟容量變成2T還是有很興奮的成就感的!
換完總成本大概是
TC (9900) + 2TB HD (~3300) = 約13200元
大約節省了3700元左右
而EARS會不會造成備份時間花很長呢?
我沒有用軟體下去看過,不過Time Machine大約50G的東西靠無線備份花了2個多小時備份完成,
而溫度上面用手直接摸TC的表面並沒有感覺熱熱的,只有一點點溫溫的感覺,
我想省電型硬碟的廢熱或許真的比較少吧。
因此WD 2TB EARS我個人認為在TC上面也是可以勝任的呢!
至於伺服器等級是綠標硬碟,這又是一個難解的謎了…
希望這篇教學文有幫忙到那些
還在觀望要不要入手TC的人
想入手2TB但沒那麼多預算的人
不知道要買哪一種2TB硬碟的人(當初我也是猶豫了很久)
以及存粹想要享受DIY樂趣的人。
會打這篇教學文主要是因為之前我在猶豫要不要買Time Capsule時,
找到的缺點資料都傾向於"過熱"所以"不要買"的一面倒局面,
看了看文章的發文日期是在2008年,
但是到了2010年仍然有網友在別人詢問要不要買TC時也會有留言說會過熱而建議不要購買。
主要是因為電源供應器的電容因為過熱而燒毀,
但是後來在網路上又搜尋到了蘋果召回更換的服務,
因此我大膽假設電源供應器的問題已經得到了解答,
理論上應該疫情會稍微減緩一些吧(<-只是推測)。
而想入手的考量包括對於Apple的無線備份技術實在是感到方便,
加上TC除了備份之外也可做為無線Airport,將周邊空間整合的觀念認同
所以牙一咬、眼一閉,打算衝一發了!
上蘋果官網看了一下,
TC 1TB的價錢大約NT 9900,
而TC 2TB價錢為 NT 16900,
兩者價差了NT 7000。
所以我興起了一個念頭,如果買一台1TB的硬碟自己來更換硬碟的話,
現在2TB硬碟價錢大約為3300~3800間(非企業級硬碟),
至於為何不選企業級硬碟文章之後會說明,
這樣子大概可以省下3000元的價差+DIY無價。打定主意之後就決定訂購1TB的TC了。
之前也有人分享過要如何更換TC的硬碟,iFixit上面也有教學文,
但是教學文除了語言是英文或簡體中文之外,其資訊是較早(2008)的版本,
其中差異最大的部分是在於硬碟的部分,每一個時期apple所用的硬碟都不一樣。
之前找到的資訊大概是Samsung、HITACHI這兩間公司的硬碟,
如果要自己更換硬碟的話原本打定的主意是買個HITACHI 2TB來換,
不過後來轉念一想搞不好現在Apple用的不是HITACHI的硬碟,
那就等到貨到拆開之後再根據內附的硬碟廠牌選擇2TB的硬碟吧!
而這篇文章除了想把教學的步驟以繁體中文完成之外,順便更新2010年TC用的硬碟資訊,
給想要跟我一樣享受DIY或是想省錢而更換TC硬碟的人做參考。
首先來幾張1TB硬碟的開箱
2010年製造 <-忘記拍沒有附圖XD
內容物大概有主機、電源線、光碟、三本小冊子
背面仍然是那一整片的橡膠軟墊,後來想想用一整片搞不好是要避免硬碟運轉時的低頻震動以及防滑吧!?
好,開箱就到這邊了…
接下來就是準備開始動手術。
首先,先把TC白色面朝下,放在不會刮傷的軟墊上,我是直接用一條抹布墊著就開始了接下來的步驟。
根據iFixit網站上面的介紹是用吹風機吹熱(但是不要吹太熱)就可以較簡單的把整片的橡膠拔下來,因為這個步驟兩隻手都在忙,所以就直接用口述不附圖了,簡而言之就是先把一個角翻開,然後從這個角開始用吹風機吹,因為橡膠具有一定的隔熱性,所以直接對背面吹要吹很久。慢慢的就可以把整片橡膠拔下來。
拔下來大概長這個樣子。可以看到背面有很多殘膠。 囧”
千萬不要把殘膠刮掉了,它是類似雙面膠的材質,
因為還有黏性所以到時候可以在黏回橡膠軟墊的(不過如果不想裝回橡膠墊的就要刮乾淨了)
然後,用#00的十字螺絲起子把綠色箭號的螺絲全部取下,
每一個螺絲都長得一樣所以不用對位置,只要收好就好了XD (這比MBP背後的螺絲簡單多了)
至於紅色的螺絲是直接鎖在硬碟上的,在這個步驟是轉不下來的,所以就不用管它了。
打開之後完全沒有任何卡榫,直接就可以把底蓋翻開,
這張圖片是底蓋側面的部分,不知道以前的版本有沒有孔洞,但是我知道現在的版本側面是有孔洞的喔!
翻開之後請小心不要把風扇的電源線扯斷了,風扇就黏在翻開的底座之上。
翻開之後可以明顯看到底座上的風扇、還有主角硬碟正橫躺在上方的位置,
就是這次要更換的主角,而左下方就是之前出問題的電源供應器。
台達出的,依然是MIC。功率為33.9W,跟電腦比起來超省電的阿XD。
硬碟上面有用雙面膠黏著一個溫度感測器,可以藉由感應硬碟溫度控制風扇的轉速,
這邊要小心的撕開,並且要記住黏貼的位置,等到更換新硬碟的時候要黏回相同的位置。
移除SATA以及電源線之後,硬碟就可以拿起來了。是的,硬碟完全沒有鎖起來,所以這邊不用拆螺絲。
這是上面圖中紅色箭號的螺絲,一樣用#00就可以拆下了。
總共有4個,螺絲一模一樣,集中收集就可以了不用分位置。
謎底揭曉,硬碟是WD 1TB EDAS硬碟,網站上面不是說是”伺服器等級的硬碟”嗎?
難道現在伺服器都用綠標的硬碟了?
大概是為了降低運作的溫度吧…
不過這也給了我一個靈感,表示節能省電的硬碟裝上去之後TC還是可以正常運轉沒問題的,
所以本來打定要買HITACHI硬碟來換的我馬上按照”原廠”的配備,
決定投向WD綠標的懷抱,畢竟小朋友先決模式如是說…
本來想要買一個同樣是EDAS的2TB硬碟,但是跑遍了光華商場EDAS說沒有就是沒有,
所以懷著忐忑的心情買了2T EARS的硬碟回來更換,
感謝老闆那時候說如果不合可以退貨,才讓我有信心買下了EARS下去試試看。orz|||
接下來就是逆向操作,把”溫度計”貼回去、SATA、電源線插入新硬碟,把硬碟放回TC,
鎖上4根螺絲,因為WD兩個硬碟厚度差不多,所以螺絲轉到跟原本一樣高度就可以了。
什麼?不知道原本高度多高?大概就是鎖到沒有看到螺紋裸露在硬碟外面就可以了。
蓋回蓋子之前我有先把電源插上測試一下風扇以及硬碟會不會過電,
然後就可以把底蓋蓋上,還原10個螺絲。TC的硬碟更換就完成了。
最後,就是看個人喜好的貼回橡膠墊,我個人是貼回去了,
因為都換了省電型硬碟,然後又是新的電源供應器,就還是選擇再相信一次了!
這次更換硬碟總共轉了14個螺絲,拆了一片橡膠墊。
難度其實沒有很難,不過完成之後接到電腦看到硬碟容量變成2T還是有很興奮的成就感的!
換完總成本大概是
TC (9900) + 2TB HD (~3300) = 約13200元
大約節省了3700元左右
而EARS會不會造成備份時間花很長呢?
我沒有用軟體下去看過,不過Time Machine大約50G的東西靠無線備份花了2個多小時備份完成,
而溫度上面用手直接摸TC的表面並沒有感覺熱熱的,只有一點點溫溫的感覺,
我想省電型硬碟的廢熱或許真的比較少吧。
因此WD 2TB EARS我個人認為在TC上面也是可以勝任的呢!
至於伺服器等級是綠標硬碟,這又是一個難解的謎了…
希望這篇教學文有幫忙到那些
還在觀望要不要入手TC的人
想入手2TB但沒那麼多預算的人
不知道要買哪一種2TB硬碟的人(當初我也是猶豫了很久)
以及存粹想要享受DIY樂趣的人。
留言
張貼留言